传统油纸伞的72条伞骨

2020-07-14

传统制伞,分为相互独立的选毛竹、制伞骨、糊纸、制伞头、绘花等几大部分,从选料到制作,工序达100多道,即便是熟练者,一天也做不出来一把手工油纸伞。


制伞传统工艺分有制伞骨、制伞、伞头、伞柄、制绘花等五部艺,其中以“制伞”虽属主流,但也只是完成“伞胚”、“上油”、“装配”等工序,须由别处买进伞骨、伞柄、伞头等。做伞骨较好的是“后洲帮”,1950年代“后洲帮”张开绿所制伞骨如同一节麻竹筒,看不见缝隙,注水不漏。


大跃进时,当地各伞厂合并为“福州雨伞总厂”,不久因为温州仿绸伞的竞争,该厂就派出林永钦到温州学艺,改良了福州油纸伞,并于当地和东南亚畅销。文革后因为布伞流行,福州油纸伞就由实用品转向工艺品发展。


传统油纸伞


1985年,该厂生产的油纸伞远销日本、欧洲和东南亚,三年后先后退出欧洲和东南亚市场。又把纸伞原料和工艺改良,每把伞有72条伞骨,撑起来大,合起来小,状似蛇腰,故名“蛇伞”。


一把好纸伞以优质毛竹、皮纸、桐油等制成,取自自然,生态 环保,是原生态艺术品的代表。油纸伞的伞骨也大有讲究,必须选用大别山区3——5年以上的老毛竹,茎直节少,韧性大,弹力强,能防霉、防烂、防蛀。


而皮纸则选桑树皮,把桑树皮煮软、清洗、捣烂、再洗、漂白,然后用布捞起多次增加厚度,再于阳光下晾干。油纸伞已经不是现在我们的生活的必备之物,制作油纸伞的技艺也渐渐失传。


分享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