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六福油纸伞浅谈中国雨伞发展简史

2020-06-15

  油纸伞和工艺伞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。油纸伞是我国传统的雨具,也是历史悠久的民间工艺品。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国雨伞的历史发展过程。


  据说早在春秋末期,中国古代著名木匠鲁班就经常在田里干活。如果下雨,他会淋湿的。古籍记载“云把竹子劈成条,裹上兽皮,折成棍,开成盖”。这就是说,如果鲁班的妻子云想做些能防雨的东西,她就把竹子劈成细条,用动物皮盖住竹条,看起来像亭子,折起来像棍子,开起来像盖。事实上,这是后来的伞。这个故事说明雨伞的创始人是鲁班的妻子,也说明雨伞在中国的历史已经有几千年了。


  公元前11世纪,有丝绸做的雨伞,但只有上流社会才能使用。据调查,这把黄色的“华盖伞”是战国时期秦穆公最早使用的,一直延续到清朝,象征着统治者的威严。


  东汉蔡伦发明纸以后,纸上有一把涂桐油的油纸伞,但当时的油纸伞主要是黄纸做的,这说明中国油纸伞的历史大约在2000年前。


  唐代,油纸伞在民间广泛使用。这一时期,由于书画用纸的出现,出现了一种书画用纸伞,用来用宣纸做伞面,书画家用来在伞面上写字和画画。与此同时,油纸伞也蔓延到日本、韩国、台湾、南阳等地。


非遗油纸伞.jpg


  “绿伞”在宋代广泛使用,颜色以绿色为主。在著名的《清明上河图》中,这种“绿伞”被用于繁华的市场。


  元代,由于棉布的发明,棉布上有油的油布伞出现了。据说,意大利马可波罗回国时,带着中国的油布伞。经过改良,欧洲人把它发展成具有现代意义的折叠伞。元代以后,油纸伞和油布伞一直是我国主要的雨具工具。


  明清时期,油纸伞在民间广泛使用。同时,这一时期的书画家也喜欢在雨伞上创作。2005年3月,在美国的一次拍卖会上,温正明创作的一把油画用油纸伞以98万美元的价格成交。不幸的是,古代著名艺术家创作的油纸伞很少。


  从清朝到70年代,油纸伞一直是雨具的主要工具。油纸伞不仅是日常的防晒、防雨用品,也是传统婚姻礼仪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在传统的中国婚礼中,新娘结婚离开轿子时,新娘会用红油纸伞给新娘套上。中国油纸伞传入日本后,经过改进,发展成为至今仍为日本人使用的“和伞”。雨伞与中国传统油纸伞最da的区别是伞柄长,以红、白、紫为主。在日本传统的婚礼上,新娘还将被红油纸伞盖住。老人们喜欢象征长寿的紫色雨伞,日本传统舞蹈也以油纸伞为道具,茶道表演中使用“扇伞”。


  上世纪70年代,由于钢架伞的普及,油纸伞的伞功能被钢架伞和折叠伞取代,油纸伞也逐渐退出市场。


 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、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,以油纸伞为代表的怀旧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。它的功能已不再是制作雨具,主要用于旅游纪念、礼品、装饰、收藏等。为了适应这一功能,以丝绸伞为原料制成的丝绸、仿丝绸材料大量出现。


古风油纸伞.jpg


  毕六福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,是由泸州毕家油纸伞第六代传人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水油纸伞制作技艺法定传承人、享有中国“伞王”美誉的毕六福老师成立,是油纸伞行业集研发、设计、制造、销售于一体的油纸伞品牌公司。

分享到